國民飲食指標12項

國民飲食指標12項原則:

1.飲食指南作依據,均衡飲食六類足

    飲食應依照「每日飲食指南」之食物分類與建議份量,適當選擇搭配飲食,特別注意應吃到足夠營養價值高的蔬菜、水果、全榖、豆類、堅果種子及低脂乳製品。

2.健康體重要確保,熱量攝取應控管

    熱量攝取多於熱量消耗,會使體內囤積過多脂肪,使慢性疾病風險增高。了解自己的健康體重和熱量需求,適當飲食,以維持體重在正常範圍內(身體質量指數在18.5~23.9)。
    健康體重目標值=【身高(公分)/100】×【身高(公分)/100】×22。

3.維持健康多運動,每日至少30分

    維持多活動的生活習慣,每日從事動態活動至少30分鐘。

4.母乳營養價值高,哺餵至少六個月

    母乳是嬰兒成長階段無可取代且必需營養素,建議母親應以母乳完全哺餵嬰兒至少六個月,之後可同時以母乳及副食品提供嬰兒所需營養素。

5.全榖根莖當主角,營養升級質更優

    三餐應以全榖為主食,或至少應有1/3為全榖類如:糙米、全麥、全蕎麥或雜糧等。全穀類含有豐富的維生素、礦物質及膳食纖維,更提供各式各樣之植化素成分,對人體健康具有保護作用。

6.太鹹不吃少醃漬,低脂少炸少沾醬

    口味清淡、不吃太鹹、少吃醃漬品、沾醬酌量。每日鈉攝取量應該限制在2400毫克以下,並於選購包裝食品時注意營養標示中鈉含量。高熱量密度食物,如油炸與其他高脂高糖的食物,相同份量就會攝入過多熱量。盡量少吃油炸和其他高脂高糖食物。

7.含糖飲料應避免,多喝開水更健康

    白開水是人體最健康、最經濟的水分來源,應養成喝白開水的習慣。市售飲料含糖量高,經常飲用不利於理想體重及血脂肪的控制,尤其現代兒童喜歡用飲料解渴,從飲料中得到熱量,易吃不下其他有營養的食物而造成營養不良。

8.少葷多素少精緻,新鮮粗食少加工

    飲食中以植物性食物為優先選擇對健康較為有利,且符合節能減碳之環保原則,對延緩全球暖化、預防氣候變遷及維護地球環境永續發展至為重要。選擇未精製植物性食物,以充分攝取微量營養素、膳食纖維與植化素。

9.購食點餐不過量,份量適中不浪費

    個人飲食任意加大份量,容易造成熱量攝取過多或是食物廢棄浪費。購買與製備餐飲時,應注意分量適中。

10.當季在地好食材,多樣選食保健康

    當令食材乃最適天候下所生產,營養價值高,最適合人們食用。因為盛產,價錢較為便宜,品質也好。而選擇在地食材不但較為新鮮,且減少長途運輸之能源消耗,亦符合節能減碳之原則。

11.來源標示要注意,衛生安全才能吃

    食物製備過程應注意清潔衛生、儲存與烹調。購買食物應注意食物來源、食品標示及有效日期。

12.若要飲酒不過量,懷孕絕對不喝酒

    若飲酒,女性每日不宜超過1杯(每杯酒精10公克),男性不宜超過2杯。但懷孕期間絕對不可飲酒。
     
    摘自國民健康局網站